现实虚拟(Real Virtuality)

2053 年,除夕夜。

“丽萍,儿子醒了没啊?”

“哎呀你着什么急?儿子都说了,今晚六点!时间都算好了,着急也没用!”

父亲名叫宋振国,是国内著名互联网公司的技术骨干。母亲名叫孙丽萍,作为一名女强人,在家中却十分温柔贤惠。他们唯一的儿子名叫宋明卓。儿时受到父亲的影响,潜心学习电气工程,目前在美国最大的高科技企业工作。远居海外,再加上身居公司要职,出差,加班,纯粹是家常便饭。早些年有些时候,甚至连过年都不能得空回家团聚,一家人多年难有一聚。

现在是下午六点。忙活了一下午的老两口,终于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迎接着即将到来的欢聚时刻。母亲包好了饺子,父亲买菜做饭,两人张罗了一桌好菜。他们的儿子,也快要出现了。

“丽萍,去看看儿子怎么样了?”

母亲来到儿子的房间,儿子正躺在床上,身体冰凉,没有任何气息。

“看起来,还是没回来啊。”

“不应该啊,不是说好了六点嘛?”

正说着话呢,儿子睁开了眼睛,坐了起来,伸了个懒腰。

“爸,妈,你们着什么急啊?这东西放着一年不用,听觉视觉恢复得最快,但是行动能力总是要滞后几分钟才行的。”

“哟,明卓,你回来啦!”

“嗯!爸,妈,我回来啦!”

其实,儿子并没有回来。此刻的儿子,仍然在美国。那是在三年多以前,儿子寄回家里了一台机器人,着实吓了二老一跳:这是一台与儿子长得一模一样的机器人!这台机器人,是儿子所在的公司几年前推出的新产品,被称为 Real Virtuality(现实虚拟)。早在 21 世纪初期,人们已经发明了简单的 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那时的人们,通过头戴式的显示器,会感觉自己仿佛置身计算机勾画出的虚拟世界之中。而现实虚拟则更加不可思议。通过身穿一种特殊的设备,使用者能够控制远在异地的与自己身形完全相同的机器人。而且不仅仅是视觉听觉,甚至连触觉嗅觉味觉都能够完美地传递。使用者体验到的虽然是计算机虚拟出来的,但是却无比的现实,所以被称为现实虚拟。而这款机器人,也是使用了特殊的材料。模拟出来的触感,体温,动作,神情,全都和真人一模一样。而与这台完全就是本人的机器人一同相处的人看来,这种真实感,更是无比的亲切。

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一直尝试发明传送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交通的效率。但是,这项技术实在是难以实现。所以,即便是 2053 年,世界上主流的交通工具和 21 世纪初期没有什么差别。飞机,汽车,还有各种轨道交通工具仍然是老样子,无非就是速度和安全性提高了很多。但是,随着科技高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对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回家过年越来越成为了一种奢求。直到现实虚拟技术的出现,才可谓是圆了大家回家团圆的梦想。过去的发条短信,打个电话,甚至视频通话,跟如今的现实虚拟技术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哈哈!来来来,快去洗把脸,尝尝老爸的手艺!”

“还有老妈包的饺子,你在美国一年到头也吃不到一回吧?”

“哈哈,美国的中餐馆很多的,而且我也能自己买食材做饭啊。不过,这么正宗的,那还真是吃不到啊,哈哈!”

一家人在欢笑声中,度过了愉快的晚餐时光。当然,“儿子”吃下去的饭,会在体内转化为化学能,从而为自己充电。而同时,饭菜的口感与香味,原封不动地传达到了身在美国的真正的儿子之口。

“妈,你快去沙发上歇着吧!今天的碗筷就都交给我来收拾!”

“好嘞,儿子真懂事!”

“爸,你身体怎么样啊?要不要我给你捶捶背?”

“行啊!收拾屋子忙了一下午,腰早就酸了。来,快给我捏捏!”

半夜,即将 12 点整。儿子个子高,帮爸妈又是贴春联,又是挂红灯笼。一家人还来到屋外,燃放了烟花爆竹,处处充满着节日的喜庆。一家人刚回到屋中,只听电视机中传来:“五,四,三,二,一……”

“新年快乐!”

霎那间,窗外烟火沸腾,经久不息。

而屋内……

“明卓,这就要走了吗?怎么着也要在家住一晚再走吧?”

“爸,妈,不行啊,我得走了。我只跟单位请了六个小时的假,这已经超时了好几分钟了。”这个时代,请假是按照小时来计算的。

“也对啊,咱们这边是半夜 12 点,美国那边正是大白天呢!”

“哈哈!唉,不说了,我真得走了。爸妈,注意身体啊!我在外面过得很好,用不着你们操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爸妈,等我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包装好这个‘我’啊,千万别落灰了。”

“儿子,放心!每年我和你妈都把你封装得严严实实的。”

“好的!那我走了。爸,妈,再见!”

“再见!”

儿子躺回了床上,闭上了眼睛,不一会儿就又没有了气息。

儿子“离开”后,父母回到了客厅,略有些落寞地坐在沙发上。沉默了一会儿,父亲开口了。

“丽萍,那咱们也准备走吧。”

—完—


后记:

在把小说往惨了写方面,我想了很多。也一直想不明白,究竟惨到什么程度比较合适。就比如这次,最后的那段话(“那咱们也走吧?”)就是我在思考过后加上去的。之前的父母收拾一下午,以及他们也都身居要职便是伏笔。
我还考虑过,儿子其实一点时间都抽不出来,只是将自己之前写好的程序传到了机器人脑中。机器人的说话、动作(比如刷碗)其实都只是程序。
我甚至还考虑过,其父母不仅不是本人,甚至父母本人已经去世了两年,留下了两台保留着他们记忆的机器人这种结局(父亲的职业便是伏笔)。
或者干脆点,儿子也因为意外,英年早逝。其公司为了纪念他,写了非常强大的AI,安慰其父母。
果真如此,那这一家人的“团聚”就实在是更加的令人叹息了。

不过,这种悲惨的结局,我实在是没有写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