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到底公平吗?
之前有一段时间,互联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张图片,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张图片是微博某个动态下面的评论区。当时原文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我暂时没有找到。大致就是因为某件事情体现出了不同地区教育上的不公平。但其实原文是什么并不重要,因为这样的例子每天都在上演。就比如:
而与此同时,让我们把目光转移到河北的衡水中学:
说真的,这的确是很令人叹为观止了,很难让人相信这是 2023 年的事情。不禁让人感慨:同样是中国,为什么差别能如此巨大呢?这样的差距,究竟已经持续多长时间了呢?还会再持续多久呢?它的存在到底合理吗?
不过,面对如此巨大的差距,请大家也不要再装什么“外宾”,仿佛自己第一天当中国人一样。在中国,发生不公平的事情,难道不是一种理所当然吗?简直就是习以为常,犹如家常便饭一样了。我相信我为数不多的读者朋友们,也早已经脱离了教育的苦海,一个个变得非常成熟,看破了红尘多少事。
对于这些例子的探讨,其实我之前也已经写的一篇文章里聊了一部分。在那篇文章当中,我就已经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我们要明白阶级差异的存在,同时我们作为不同的阶级要有正确的态度。如果我们是既得利益者,那么我们要清楚我们所获得的或许与我们自身的能力并不对等,因此不值得,也不应该去炫耀;反之,如果我们并没有享受到任何的红利,我们也要明白这些不公平真正的成因,而不是去实际怪罪、仇恨、敌视那些得到福利的具体的人。
但是,我觉得可能有些人就并没有拥有这样的“正确”心态,就比如本文开头的那张图片里的北京网友。单看这张图,其实我们并不能够很好的揣测出他的心态究竟是什么。但总体来说无非就只有这么几种情况:
- 他清楚自己获得了怎样的优渥待遇,但其实这种待遇也并不一定是他一心所追求的,只是运气好投对了胎,所以故意借助自己的 IP 所属地调侃上面一位网友的发言,从而增加评论区的戏剧性
- 他不仅清楚自己获得了怎样诱惑的待遇,而且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得不到这样待遇的人都是“卢瑟”。于是他得了便宜还卖乖,留下了这样的发言
- 他却并不觉得自己真正获得了什么优渥的待遇,反而是觉得自己确实是有真才实学,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下取得了这样的成绩
前两种我相信大家应该都能理解,但是第 3 种,或许有人不太相信:真的会存在这样的人吗?您还别说,这样的人的确存在,至少我就认识几个。所以这篇文章,我想根据自己的经历,给大家介绍一下第 3 种人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因为我并不清楚这些人会不会看到这篇文章,所以接下来要介绍的内容可能会有一些与事实不符的情况。但我相信无伤大雅,依旧能够清楚的表达我的想法。
我高中毕业于 2012 年。那一年的暑假,网上盛传着一个视频,名叫《高考天问》[1]。视频为我们介绍了国内某些城市在录取率上有怎样的歧视现象。简单来说。当地的大学录取本地学生的人数,明显要比外地的高很多。但外地通常还是人口大省——就比如我参加高考的河南省。那么人数除以当地人口数量,就可以得到一个非常非常不公平的录取率;再加上这些地方通常还有自己的试卷,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
这个视频可以说是一时卷起千层浪。当时我和我身边的同学们都还在使用 QQ,所以一时间 QQ 动态里面全是对这个视频的转发以及点赞——只有一个人除外。我们姑且将这位同学称之为“小移”吧。小移同学在高中生涯的后半段,借助“高考移民”[2]的方式离开了河南省,到达了一个明显更有优势的地方,最终也得以考进了国内的一流学府。
但说实话,小移同学如果留在河南,到底还能不能考上这所学校呢?我深知他的能力。其实在中国的高考选拔制度下,小移的能力或许并不占优势,原因无他,小移存在明显的偏科情况。虽然他在理科的底子非常好,但可惜小移的文化课成绩很一般,这在河南估计顶天就是刚过一本线的水平,怕是连河南最好的郑州大学(彼时高出当地一本线大约 30~40 分)都考不上。但正是因为小移的高考移民,最终他考上了高出河南一本线 100 分的大学。
的确,在高中生涯的前半段,小移或许在学习上存在着一些稍许懈怠,并没有尽全力去拼搏;移民之后,小移也确实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甚至牺牲了自己的一部分个人与社交生活。但是,如果把这份努力放在河南省,是否能够帮助小移获得 100 分的提升呢?我想这个答案,每一个参加过高考的读者朋友都很清楚。如果还不清楚,不妨想一想你当时班上明显比你强的一个人——各科比你高大概 20 分的那种——你有办法超过他吗?至于所谓的“牺牲个人生活”,哪个高三学子不是呢?甚至去看看衡水中学,他们牺牲的恐怕远不仅仅是什么“个人生活”吧?这又有什么好委屈的呢?
然而有意思的是,小移丝毫不认为自己究竟得到了什么便宜,反而坚信着自己后期的确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从而取得了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因此,小移在看到这个视频之后,或许怀着不以为然,甚至于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仿佛有人公然挑战与质疑了自己付出的努力一般,于是站出来批驳了视频所传达的意思。概括下来其实就是那四个字:「很公平的」。只是当时,小移的言论似乎并没有多少人赞同,因为他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前面也提到了,小移为了学习,部分牺牲掉了自己的社交生活,所以或许当时在 QQ 空间里面,也缺乏“移民”之后交到的新朋友为自己撑腰吧。
小移在考上大学之后,继续发愤图强,之后又出国在欧洲的一流学府继续深造,所研究的领域是当下非常热门的技术之一,相信未来也是前途无量。我前面也说过了,小移在理工科目上面的天赋确实是非常强,那么如今能够踏进学术圈,确实也是凭借了自己的实力。但是一码归一码,这和他在高考的时候享受了教育的不公平所带来的福利并不矛盾。
一方面,不管有没有享受到这些福利,小移在理工科所具有的天赋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个人能力也是他能够在学术圈取得成绩的重要原因;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这些福利,或许仅能刚过一本线的小移没有办法进入欧洲的一流学府。这往多了说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因为涉及到方方面面。
这里我随便说一个点,比如进入一流学府所能受到的教育的质量,自己能够积攒的人脉,与一所双非大学一定是截然不同的。也就是说,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才有更大的机会取得后面的成就。但我依旧丝毫不否认小移本来所拥有的天赋。虽然这个天赋恐怕依旧是不“公平”的,这就又要扯到我的上一篇关于阶级差异的文章了,因为不同的人,家庭背景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直至如今,小移依旧坚信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完全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不凡成果的人,更是一个时刻与他人在公平的比赛中角逐的人。至于你我信不信,他自己绝对是深信不疑的。又或许,小移自己也已经察觉到了一些问题?但作为一个好胜心强而又有自尊心的人,绝对不能够承认自己的成就不完全出自于自己的实力吧。
讲完这个故事后,我们可以围绕它来简单聊一下。首先,我认为讨论一个人的成就应该就事论事,不应该考虑出身、家庭背景、外貌、经济实力等因素。
关于这一点,我想举另一个身边的例子。之前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有一位学长来我所在的大学读博。他的出身其实并不好,是一所国内默默无闻的二本大学。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实力,随后他在学术圈取得了极其优秀的成果,在他所研究的领域发表了一篇 IEEE 顶刊以及多篇顶会的文章。难道我要因为他出生于二本大学(而且很有可能是因为他偏科所以考不上一本大学)就瞧不起他,或者觉得他在学术圈取得的成就与他的能力不符吗?当然是不能的。正因为我们有这样的共识,所以我们会非常赞许国内以前发生过的一些破格录取的案例[3]。所以回到我们前面的故事中,小移同学的例子也类似我的这位学长。不管以前经历过什么,我们都不能否定这些人现在的成绩。
站在这位学长的角度,我希望大家也能够不妄自菲薄,而是认清自己的实力,了解自己的强项,并寻找机会,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即便因为教育的不公平,或者选拔人才的方式不够好,自己可能暂时没有变得出类拔萃;但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能够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发挥出自己的价值。
从某种角度来说,我或多或少为小移同学感到悲哀。我不知道究竟该不该称他为一个聪明人——虽然混学术圈的人,绝对是人群当中学习能力很强的一群人;但是,认识所处的环境,明白自己取得成绩的原因,看清不公平的存在与成因,难道不应该也是一种聪明吗?学术上的聪明,主要是一种学习能力以及其他的各项品质(比如好奇心强,勤于钻研,心无旁骛等等);而另外的一种“聪明”,可能就与前面的关系不大了。我们恐怕很难指望聪明人能够在各个方面都很聪明。
让我感到悲哀的,不仅仅是一个聪明人却没有办法很好的认清自己的环境,不能够接受现实,也不能够考虑其他弱者的心情。更重要的是,因为小移的好胜心与自尊心,或许身边的人也都没有办法对他进行有效的提醒,甚至可能不愿意去提醒,因为与他相处过的人想必都了解他的性格,以及这样的话题最终会走向什么样的结局。那么,有可能小移这一辈子都只能活在自己的想法当中了。即便这一想法并不正确,也没有办法摆脱这一逻辑陷阱了。不过我暂时也并不清楚这个陷阱会给他带来什么,毕竟他终究是优秀的,也掌握着比大多数人更多的资源——试问有多少家庭有能力让自己的孩子高考移民呢?
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再写一篇文章,详细描述我所见过的那些“怪异的聪明人”。这些人全都可以说是在某些领域是非常聪明的一批人;但与此同时,在另一些我们凡人可能更容易触及的方面他们做的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愚蠢或者奇葩。这些人的情况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并引发了我自己的思考。我相信,通过分享这些人的故事,读者朋友们也可以从中受益并得到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