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慎行的国内自媒体
太久没有更新了,先跟大家道个歉。这段时间一直忙于工作,以及制作技术分享视频,所以这边迟迟没有更新什么内容。最近正值劳动节小长假,所以有了一些时间,就想写一篇文章,来谈谈我最近的一些想法。
今天一早,看到了国内知名自媒体“差评”的一篇文章:

看得我又好气又好笑,也不禁引发了我的一番思考。
这其实是差评的经典文章格式,就是汇总一下近期的一些国内外新闻,并且在每一条的下面添加一句来自差评编辑部的“锐评”。这次新闻的背景,在上面的图中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我主要觉得哭笑不得的,是下面差评的一句“期待能提个速”这句锐评。
这句评价我认为绝对可以说是鸡贼得不得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针对高铁涨价这件事情,我们明明可以有很多种评价方式,但偏偏不会想到这样的一句。
试想,如果采访普通的网民,大家通常可能会怎么评价呢?我想通常应该会是这么几种吧:
都这么贵了,还要涨?
怎么突然就涨价了,都不和我们商量一下的?
能不能给乘客涨涨收入呢?
能不能先挑这些专家进行试点,只给他们涨票价?

但是,这么多符合大众想法的吐槽方式,差评一个都没有选择,却偏偏说了一句“期待能提个速”。这就真的很有意思了。
首先,这句话绝对没有“现在的高铁速度不够快”的意思。相反,中国的高铁速度在全世界也是名列前茅的。在国内,相信大家对于高铁的速度也都是公认的(最多就是因为站点太多导致总时间的延长)。但是,差评在这里却说“期待提速”。所以这里,其实绝对不会有真的希望提速的意思,反而大家都公认高铁速度很快,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快,却还是希望加快,这就隐约有种“希望苏炳添再跑快一点(从而再多拿几块奖牌)”的意味了。不仅不是谦虚,反而是骄傲。
其次,这句话还包含了这么一层意思:「虽然价格涨了,但是只要能提速,那么涨价就是合理的」。这个涨价到底是否合理,我并不打算在本文中进行探讨,因为它很复杂,很矛盾,众说纷纭,而且有可能还不太“适合”讨论。不过我相信,我本就为数不多的读者应该普遍会认同“高铁票已经很贵了,不应该再涨价,尤其还(没跟我们商量一下就突然)涨价20%”这件事情吧。
就我而言,本来动车就很方便,价格也很合理。后来换成了高铁,动车也渐渐消失,价格却几乎快要翻了一倍,实在是有一点受不了。不仅如此,当时的我还在上学,用学生证只能打八五折,所以回家的成本直线上升。最近几年,复兴号越来越普及,票价也再次得到了提升。这个价格可以说是越来越难以接受了。如果高铁票价很低,近几年大家应该也不会越来越开始吐槽,有时候飞机都比高铁便宜了(前提是不考虑其他附加费用,以及去机场本身所需要额外花费的时间)。
回到差评的这句话,这里暗含的意思前面也已经说了,那么这个意思合理吗?我认为完全不合理,因为高铁的提速明显已经到达了长尾效应。从动车的 200 多的速度提升到高铁的 350 左右,时间明显减少了大约三分之一;然而 350 再往上提升呢?节省的时间其实就不明显了;但由此而来的不确定性就不好说了。所以即便是提速,也没有什么意义,反而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网民们普遍反对的声音,难道是不满足高铁目前的速度?所以,差评的这番话,仿佛代表了广大网友,认为只要提速,涨价就是合理的,就成了一笔公平划算的买卖了一样。
此外,即便是高铁涨价这件事情本身,原始新闻里面也有一句“公共财政面临新挑战”。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挑战呢?这样的挑战是否是因为高铁太便宜了,完全是在亏本运营所导致的呢?高铁涨价 20%,这个数字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能多大程度缓解或解决这个问题?之后是否还会有其他的涨价?国内某些地方,明明没有什么客流量,但是却修建了两三座高铁站,但是修好之后却长期不启用,这是为什么呢?这些问题,都是值得讨论的。不知道差评编辑部,它们的员工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有没有众说纷纭,在办公室中、茶余饭后讨论良久呢?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认为差评的这句评价,完全就是在耍小聪明,其鸡贼程度可见一斑。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与其说差评很鸡贼,倒不如说,现在的自媒体,可谓是越来越惜命、越来越谨言慎行了。差评的求生欲,不仅体现在这句可谓是“两头都不得罪”的评价上,更在于它的新闻选题。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最近国内发生了好几件大事情,比如某品牌的电动汽车,比如某段高速公路,还比如某跳江的陪玩。但是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差评这段时间有没有提及过这几件事情?
我相信差评编辑部里面的人是聪明的。他们绝对第一时间就得知了这些事情,并且一定有自己的见解。但是因为一些原因,最终他们充耳不闻,装作听不到看不见;就算是挑选了其它一些新闻,他们也只敢写下这样不疼不痒鸡贼无比的评论。我不知道,差评这样做,是否还对得起自己“debug the world”的口号了。
我希望有一天,差评可以有机会重新做回自己,为一些事情发表一些振聋发聩的“差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