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时看到朋友圈里面的各种有关恋爱、婚姻的内容,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这真的是我们熟悉并且广泛接受的文化吗?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变成这个样子的?
语料库可以用来做什么?
语料库(Corpus)是什么?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
语料库指经科学取样和加工的大规模电子文本库,其中存放的是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真实出现过的语言材料。
说白了,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为收集的极其庞大的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各种文字段落。这些文字的来源可以说是相当广泛,比如杂志、网站、新闻、学术论文、书籍等等。就算是其中的一个小类别,比如书籍,也包括漫画书、工具书、教科书、古典名著、历史书等等。
贾玲在春晚上的节目好看吗?好个屁
看到标题,大家肯定就已经明白了:我对于贾玲这些年在春晚上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不满意。其实这个“不满意”好像也不太对。因为“满意”首先需要的是我对她有什么期待才行。比如说期末考试,如果我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那意味着,我本来期待着有更好的结果。但是贾玲的表演,我压根也没期待什么更好的结果。我连看都不想看,那还有什么好期待的?
厉害的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差
“厉害的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差”。这句话听起来简直就像是废话,但确实是我内心的一句感慨。做出这样感慨的原因,就要从我曾经关注过的三个人说起。
聊一聊双拼输入法
今天我想聊一聊双拼输入法。我希望能借此机会带领大家了解这个输入法,包括它的原理,它的意义,它的优势与劣势,以及练习方法。
有了这堵墙,我们是两家
相信很多人都对 2005 年的春晚小品《装修》不陌生。没错,就是那个“80!80!80!”的砸墙小品。
学会慎众
(写于 2015 年 2 月 14 日)
“慎众”是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这个词是从“慎独”一词借鉴而来。所谓“慎独”,指的是即便在没有外人监管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凭借自身的良好品质,坚守正确的道德规范。但是本文要讨论的,却并不是这样的一种品质,而是与之相对的:慎众。
枇杷树与格尔尼卡
在知乎、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枇杷树”和“格尔尼卡”可以说是两个非常容易看到的词。“枇杷树”出自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而《格尔尼卡》则是毕加索的经典作品。
为什么这两个作品如此特殊呢?因为这两个作品太有代表性了。它们的艺术价值非常高:“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话的画面感非常强,其中也饱含着作者对亡妻的缅怀,以及睹物思人,暗示时间已经过去很久的伤感;而《格尔尼卡》则通过诡异和恐怖的画面,沉重抨击了二战时期德国的暴行。
是的,他们确实是好的作品。
我的第一篇博客
是的,这是第一篇博客。至于为什么从日期上来说并不是第一篇,那是因为很多文章其实最早并不是发布在这里。转移过来以后,我希望它们的发布时间能够和真实的写作时间保持一致。而这些时间都是早于这“第一篇”博客的,所以导致了这样的局面。
思来想去,最后我还是选择了 GitHub Pages。之前尝试了 Jekyll,但是体验不佳。于是这次尝试了 Hexo,感觉好多了。先看看这样行不行吧。如果可以,后续可以考虑买个域名什么的。
希望我能够把写博客的习惯长期坚持下去,不要三分钟热度。
为什么我要选择自己搭博客?
我以前尝试过很多,比如 QQ 空间,比如人人,比如知乎专栏,比如豆瓣,再比如简书。编程相关的博客我还尝试过 CSDN 和 SegmentFault。但是最后几乎都放弃了,原因无非就是以下几条:
- 说话不自由,各种莫名其妙的审核,动不动贴子就被删掉,或者仅自己可见
- 平台用户素质不行,评论区很糟心
- Markdown 书写体验不行,或功能不全
- 主题和一些功能没有办法自定义
- 其他待补充
所以这次算是讨个清净吧。不过确实要承认的是,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之前用过的那些,自己唯一需要操心的,就是打字。但是自己搭建博客的话,可以看我的欢迎来到我的博客里面的清单,很多功能都是需要自己去安装并配置插件才能使用的。可一旦克服了这些问题(虽然有些问题暂时还是没有克服)之后,就会觉得耳目一新,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之后我或许也会写一篇教大家怎样快速上手 Hexo + GitHub Pages 的文章,在这里先立个 flag。
Stun 主题真的是太香了!强烈建议想用 Hexo 搭建个人博客的朋友阅读一下它的官方文档。
22 年 11 月它更新了 2.8.0 版本,终于可以便捷地自定义样式了。这样的话,Admonition 插件用起来就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