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学习高深的知识,容易让人失去对基础知识的敬畏之心。——沃·兹基硕德
这是我在短短三年那失败的读博生涯中观察到的真实国内学术圈现状,而且可以说是非常广泛且“平凡”的状况了。下面我想举几个例子,来印证我的这一观点。
盲目学习高深的知识,容易让人失去对基础知识的敬畏之心。——沃·兹基硕德
这是我在短短三年那失败的读博生涯中观察到的真实国内学术圈现状,而且可以说是非常广泛且“平凡”的状况了。下面我想举几个例子,来印证我的这一观点。
感觉这篇文章想讲的挺多的,不知道重点究竟是什么。大家将就着看吧😂
经常看到一种观点,乍一听好像是那么回事,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对劲。这个观点,或者说“普遍认同”就是:相亲就意味着不能自由恋爱。
什么是自由恋爱?我认为这个概念说白了就是,由你来决定最终是否和这个人今后一同走下去。校园恋爱、职场恋爱、网恋之类的,显然是由你选择的目标,是符合这一特征的。但是相亲呢?相亲就不是了吗?
“症候群”是一个日本的词汇,意思是“综合征”。至于为什么我在题目中选择了前者而非后者,大概是因为“See You Tomorrow”也并不是一个中文词汇吧。
这个综合征是我自创的词,指的是不合时宜地说出一些冷知识以卖弄自己学识的行为。最为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在吃金针菇的时候说出「你知道金针菇叫 see you tomorrow 吗?」了。
电影可以是反映了真实的故事,也可以是充满了艺术效果。那么,试图“我全都要”的导演,最终得到的,我想恐怕只是一张浮夸的外皮。
我的姥爷家在南阳。几乎每年春节,我都要陪着父母沿着高速一路南下,从郑州到南阳。南阳除了有我的姥爷一家,还有我的小姨。小姨一家住得并不远。因为小姨和姨父两人很擅长做菜,而且随便一做就是一大桌,所以除夕夜我们经常会去他们家做客,吃饭,聊天。
时不时看到朋友圈里面的各种有关恋爱、婚姻的内容,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这真的是我们熟悉并且广泛接受的文化吗?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变成这个样子的?
语料库(Corpus)是什么?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
语料库指经科学取样和加工的大规模电子文本库,其中存放的是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真实出现过的语言材料。
说白了,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为收集的极其庞大的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各种文字段落。这些文字的来源可以说是相当广泛,比如杂志、网站、新闻、学术论文、书籍等等。就算是其中的一个小类别,比如书籍,也包括漫画书、工具书、教科书、古典名著、历史书等等。